如何做持续改进|TS16949中的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案例|什么是持续改进
在ISO/TS16949:2009标准8.5.1.1和8.5.1.2中提到持续改进的要求,组织必须要确定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并持续关注于产品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的变差的控制和减少, 这句话有两个要求,一点是在TS16949过程关系图中要识别出持续改进过程,一般是个MP即管理过程,第二点是TS16949中的持续改进主要是指制造过程的改进。以下以TS16949内审员培训内容为素材,就持续改进的内容说明如下:

目录:
一、持续改进概述
二、持续改进流程
三、持续改进使用的工具
四、持续改进遵守原则
一、持续改进概述:
持续改进是由集体主义、团队奋斗和系统方法产生的连续的和增量的、长期的和持久的、许多的小幅度细节、逐步的和稳定的改善的过程、最早起源于起源于日本的TWI和MT,运用科学合理地使用“计划——执行——检查”的益处,总结发展成逐渐完整的kaizen体系,又称为“改善”他的宗旨是组织生产力的改善。最终是减少浪费,实绩盈利。
二、持续改进过程流程:
1、确定改善课题
首先要阐明选择这个课题的理由。这些课题通常是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确定的,根据问题重要性、紧迫性或经济性选择合适的改善课题。
2、现状调查
这需要团队成员去现场了解情况,运用kaizen的五个“金”原则,观察问题产生的特性与变化点,将收集的信息转化成数据。利用QC数据处理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明确问题的主要方向。
3、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里强调根本原因,不同于现象。通常可以用DOE、因果图、散布图、5个为什么等方法去分析根本原因。
4、针对根本原因,制定、选择措施。
考虑备选方案的经济性、安全性、可行性选择合适措施方案。
5、导入、执行对策。
确保措施实施 的资源。
6、评价措施的效果。
7、修改或重新制订标准,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8、表彰、奖励团队成员的贡献,创造一种改善的文化
二、持续改进的常用工具
价值流分析、失效模式效益分析(fmea)、统计制成控制(spc)、防误防错(poka yoke理论)、创造性思考、5w1h提问、因果矩阵图(c&e matrix)、5s管理、目视化管理、标准化、QC手法、工业工程 IE手法和标准化作业、价值工程/价值分析(ve/va)、
五、持续改进遵守原则
1. 要有全员参与改进的提案制度。任何改善都源于现场,改善需要组织全员的参与。哪怕是很小的改变
2. 建立领导层部门别的改善目标责任制度
每位干部都需要引领一个课题,并于绩效挂钩。
3. 定期组织改善发表会议,展现改进成果
4. 进行相关改进工具的教育培训,如DOE培训、FMEA培训、SPC培训等。以让团队成员提高改善的能力
六、持续改进案例
以下是制造过程不良率改善的案例
